- 孙绪;向红霞;邱红燕;
艾纳香油是经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提取而得,含有诸多有效化学成分,研究证实艾纳香油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抗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同时作为药品和化妆品原料应用于医药及化妆品领域。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艾纳香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相关研究及其应用现状,旨在为艾纳香油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2025年16期 v.53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 陈烨;林畅伟;陈江龙;吴辉;李文隆;吴灿光;张燕瑜;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各种化妆品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化妆品,香水的日常监管检验相对较少,而一些品牌香水也被检出含有致敏性成分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假冒伪劣香水案件也时有发生。为让人民群众用到安全可靠的香水,提升香水的质量标准,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香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以及相关国家标准,综述了香水的安全检测研究。香水的安全检测项目主要分为香精香料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类检测、甲醇残留检测、防晒剂检测等,建议应根据香水的特点,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香水质量监控和安全检测。
2025年16期 v.5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宋阳;何昌琳;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利用金属离子或金属离子簇形成的次级结构单元与含氮、羧酸类官能团的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多孔材料,与传统多孔材料相比,其拥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且孔道结构可调,因此具有良好的吸附和检测性能。本文通过介绍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吸附碘分子、吸附有机染料、检测金属汞离子、检测有机溶剂分子、吸附与分离气体以及检测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的应用,分析吸附检测的机理,总结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设计理念,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设计和吸附检测性能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16期 v.53 8-1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 李茹欣;郭子怡;余丽萍;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PQDs,CsPbX_3,X=Cl、Br、I)具有窄发射光谱、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和可调发射光谱等优点,是新一代发光二极管最具前景的候选材料。然而,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对潮湿、高温和紫外线极其敏感,这限制了它在商业上的广泛应用。目前已经报道了许多提高量子点光致发光(PL)性能和稳定性的策略,这些策略可分为三大类:基质封装、表面配体修饰和离子掺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提高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的方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5年16期 v.53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 王炅;
生物质是一种可持续和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其具有种类多样、成本低廉和应用广泛等特点。以生物质为基体制备的多孔炭材料可以应用于水处理和电池电极等领域,然而实际应用时存在着缺陷,需要进行改性处理。因此综述了生物质多孔炭改性后特性的变化,并对改性方案进行了总结归纳。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分别是比表面积和孔径的改性、电学性质的改性、官能团的改性和生物活性的改性,这些特性影响着生物质多孔炭的性能和应用效果,分析了这些特性改性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最后指出了生物质多孔炭改性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生物质多孔炭的改性提供理论支持,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16期 v.5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 吴志宇;梁兰;黎建平;
工业级磷酸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学试剂,其纯度要求在85%及以上,主要用于制造各种磷酸盐,金属表面处理,印染生化行业助剂等。然而由于磷资源越来越匮乏,且目前工艺及技术存在缺陷,产生大量废磷酸,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对废磷酸资源回收并转化为工业级磷酸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概括了工业级磷酸在化工行业的应用、废磷酸来源及成分,介绍了工业级磷酸标准和杂质离子检测方法,重点综述废磷酸制备工业级磷酸的工艺技术方法、优缺点。
2025年16期 v.53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 谢荣泉;
环氧树脂是一种典型的热固性聚合物,其性能主要由聚合反应形成的网络结构决定,在聚合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固化剂,可以得到性能多样的环氧树脂材料,使其具有了出色的热机械性能、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低密度以及对多种基材的高粘附性。微孔发泡是塑料制品轻量化和功能化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近年对轻质高性能材料需求的增加,环氧发泡材料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环氧发泡材料是在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为主体,在发泡过程中添加发泡剂,形成的具有保温隔热、轻质高强等特性的复合材料。环氧发泡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和体育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综述了环氧发泡材料的研究背景、制备技术、性能研究进展。
2025年16期 v.53 26-2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 许健;
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技术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本文介绍了硫自养反硝化脱氮的主要工艺类型,pH、温度、S/N、溶解氧(DO)和盐度等因素对硫自养反硝化反应效率的影响,并梳理了硫自养反硝化工艺中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对该工艺未来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5年16期 v.53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 张颖红;
对改性生物质制备吸附材料的背景、意义和技术方法及吸附性能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生物质资源的特点与分类,并阐述了改性生物质在环境治理与资源再利用方面的重要性。详细探讨了物理与化学改性技术的具体方法,包括机械破碎、热处理、酸碱处理、氧化还原处理及接枝共聚改性等。同时描述了物理改性吸附剂和化学改性吸附剂在吸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染料方面的吸附性能,研究者们一致认为,物理改性可通过改变生物质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孔隙结构提升其吸附性能;而化学改性技术在制备吸附材料用改性生物质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酸碱处理、氧化还原处理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生物质的表面性质和化学结构,提高其吸附性能和选择性。并对改性生物质制备吸附材料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绿色改性技术研究、吸附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建议。
2025年16期 v.53 33-35+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 周晓玲;杨靖罡;
结晶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药品生产的结晶过程都是采用间歇结晶的方式,但由于间歇结晶存在批次间差异和生产能力较低等缺点,连续结晶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技术正在逐渐受到重视。与传统的间歇结晶方法相比,连续结晶技术突出的特点是可以有效的减少药物生产时间,提高效率,并且可降低药物杂质从而提高药品生产质量,同时连续结晶技术还可以减少生产成本。而连续结晶器以其高效、节能及精确控制晶体的优势,正在逐步改变传统药品结晶方式,成为制药领域的重要设备。本文将重点探讨混合悬浮混合出料结晶器和连续管道式结晶器在生产中的应用,且详细介绍并对比了不同类别连续结晶器的工作原理、重要影响参数、优缺点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办法等。同时还阐述了新兴技术在连续结晶中的应用。
2025年16期 v.53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 赵方渤;邬磊;刘辉勇;曹佳民;肖曼军;
开发了以烷氧苯基噻吩为二维共轭π桥取代的1,6-二异丙基芘为核的小分子受体PyT-2H和PyT-2F。这2种小分子受体材料合成简单,在氯仿等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PyT-2H和PyT-2F在500~750 nm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光性能,其光学带隙分别为1.71和1.67 eV,并表现出良好的分子间聚集。PyT-2H和PyT-2F的HOMO和LUMO能级与常用的给体材料PBDB-T具有比较好的能级匹配。基于PBDB-T:PyT-2H和PBDB-T:PyT-2F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2.93%和4.89%,短路电流分别为6.84和10.68 mA·cm~(-2)。PBDB-T:PyT-2F电池显著增强的外量子效率也验证了短路电流的提高。与PBDB-T:PyT-2H电池相比,PBDB-T:PyT-2F电池的光伏性能高出~66%,这主要来自PyT-2F拓宽的吸收光谱和较好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2025年16期 v.53 39-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 艾吉祥;武晓;田井速;罗恒;秦数;张启青;袁正华;
以表面处理过的改性纳米氧化铝(Al_2O_3)和酚醛树脂(PF)协同改性环氧树脂(EP),研究改性前后环氧树脂的阻燃和热稳定性能。采用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热重分析测试(TGA)等实验讨论了其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改性Al_2O_3添加量为0.8%,PF添加量为10%时,改性环氧树脂的LOI达到29.5%,UL-94达到了V-0级,残炭率达到了25.75%,较未改性环氧树脂增加了193.95%。
2025年16期 v.5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 陈龙文;郭丽冰;谢露;肖贵静;韦莹曦;胡嘉惠;简凯琪;杨子璇;
本研究在整体式多孔镍泡沫上合成了Mn-Ce固溶体纳米片用于碳烟催化燃烧。相较于纯的CeO_2与MnO_x,Mn-Ce纳米片上形成的多孔结构提高了催化剂外表面上的碳烟接触效率,利于反应的进行。材料物化性质表征结果表明,Mn-Ce复合氧化物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催化剂上产生更多的氧空位缺陷位点,这被认为有利于氧物种的吸附、活化和迁移,从而促进催化性能的提高。因此Mn-Ce纳米片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其碳烟转化率为50%的T_(50)温度约为428℃,远低于CeO_2和MnO_x。该催化剂的构筑成功解决了复合金属氧化物形成多孔纳米片的问题,可为相关催化体系的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2025年16期 v.5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 陈永沣;王延惠;卢永虹;梁棕燿;胡一凡;杜泳琪;陈婕;黄儒杉;江东梅;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Gd_2ZnTi_(1-x)O_6:xCr~(3+)红光荧光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荧光粉的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荧光粉的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了少量Cr~(3+)离子并没有改变基质Gd_2ZnTiO_6的晶体结构,样品为纯相。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荧光粉呈现550~700 nm宽范围的红光发射,这是来自Cr~(3+)离子在中等强度晶体场下的~2E→~4A_2和~4T_2→~4A_2跃迁,此发光范围与植物光敏色素P_r和P_(fr)的吸收光谱有较大重叠,匹配良好,表明Gd_2ZnTi_(1-x)O_6:xCr~(3+)荧光粉在LED植物照明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25年16期 v.53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 杜俊艳;邱海媚;董校宏;杨粒;严佳怡;罗茜;狄玉丽;
Q235钢因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但Q235钢在含有Cl~-的海洋或盐雾等环境下容易被腐蚀,因此还需对其进行耐腐蚀性能研究。本文使用浸渍法成功制备出表面含有氧化锆(ZrO_2)和氯化铈(CeCl_3)搪瓷涂层的Q235钢材料,以期改善Q235钢的耐碱性能。主要探究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复合ZrO_2-CeCl_3颗粒含量与比例对Q235钢耐碱腐蚀性能影响。对具有表面搪瓷涂层的Q235钢进行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检测与分析、表面形貌表征及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其最佳的工艺条件如下:最佳添加量混合6wt%(ZrO_2∶CeCl_3=1∶1),浸渍时间40 s,煅烧温度875℃,煅烧时间8 min。
2025年16期 v.53 53-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 陈丽丽;李雅轩;尹吉勇;王燕魁;王振廷;于书经;
为研究涤纶(PET)纤维的抗静电性与导电性,先以球磨法将100目鳞片石墨制备为石墨烯,再通过聚苯胺原位聚合法将其与涤纶纤维结合。制备时,先对原始涤纶进行碱处理以增强聚苯胺-石墨烯浸渍液的表面结合能力,再经原位聚合法制得石墨烯导电纤维。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及高精度绝缘电阻测试仪分析纤维形貌与性能,探究原位聚合中碱减量时间、石墨烯添加量等工艺参数。碱处理条件:氢氧化钠20 g/L,95℃,时间2 h;聚合参数:取2 g碱处理后涤纶,苯胺浓度0.02 g/mL,石墨烯为苯胺质量的0.5wt%,盐酸2.4 mol/L,氧化剂0.01 g/mL,反应120 min。结果显示,所得导电纤维表面电阻率达10~5Ω·cm,经5次清洗后无明显变化。
2025年16期 v.53 56-6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 后续飞;王在辉;刘士琪;王艺臣;唐立丹;
通过二次水热法,以泡沫镍为集流体,原位生长铁掺杂镍钴碲化物做为超级电容器的正极材料。以Fe∶Ni=1∶100为1%掺杂量,通过三氯化铁提供铁元素,系统的研究了不同铁掺杂量对镍钴碲化物的组织、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影响,研究表明,当铁掺杂量为6%时所制备的铁掺杂镍钴碲化物电极材料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达到214 F/g,且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2025年16期 v.53 61-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 李清华;安丰伟;韩超;汪守信;
以聚醚多元醇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聚氨酯注浆材料,研究了原料合成中环氧树脂、催化剂、交联剂、稳泡剂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环氧树脂的加入,使材料的抗压、拉伸及粘结强度大大提升;催化剂用量对材料力学强度影响较小;交联剂和稳泡剂的加入可提高材料的抗压和抗拉强度,对粘结强度影响则很小;在含水量15%的应用环境中,聚氨酯材料的力学强度仍保持较高的水平;最终确定原材料最佳配比为聚醚多元醇90%,环氧树脂10%,催化剂1%,交联剂3%,稳泡剂1%,并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聚氨酯注浆材料。
2025年16期 v.53 64-6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 梁凯;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暴露(101)晶面的TiO_2,通过XRD确定合成产物是纯的锐钛矿相,通过SEM确定合成产物为八面体形貌,高倍形貌图中可以看到(101)面形貌非常规整,每个面都有清楚的边缘,晶体平均尺寸在96.34 nm。晶体比表面积为17.61 m~2·g~(-1),晶体上有大量的介孔存在,孔径集中分布在2.5 nm左右,BJH统计平均孔径为15.90 nm。通过吸附实验确定吸附剂对三价砷和五价砷在pH分别为4,7,9的溶液中的吸附平衡时间在150 min。在紫外光催化实验表明在pH=1,2,3,…,13,13.5共14种不同pH值溶液中利用催化剂对三价砷进行催化氧化,在碱性条件下pH=8~12的时候对三价砷的催化效果最好,可以将三价砷催化氧化为五价砷。
2025年16期 v.53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 刘军华;马寅;闫峰为;闫宇;王飞;张广超;
通过研制出一种改性石墨烯重防腐涂料,并对其进行涂层的测试、电化学实验等综合评价,表现出具有良好的隔水性,漆膜的综合性能良好,涂层表面光滑平整无气泡的优点,且耐水性能超过300 h,复合涂层耐盐雾性能超过600 h,采用Tafel和EIS对其进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比例的石墨烯树脂涂料的防腐蚀性能均有提升,其中加入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5%的树脂涂层具有最低的腐蚀电流密度,为4.538×10~(-5) A/cm~2,涂层电阻值R_C达到了34 879Ω·cm~2,是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1%的约2.5倍。表明石墨烯的加入可明显提高涂膜的耐腐蚀性能。本文制得的涂料储存稳定,附着力好,耐腐性能佳,在钢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年16期 v.53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熊启凡;张瑞;沙凯;邓佳越;宁兴彬;吕丹;
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电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下,热传导材料在动力电池组热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传统的热管理模块材料在漏液率,相变潜热和热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缺陷。本文立足于近年来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不到位所引起的安全问题频发,对传统石蜡基导热型复合相变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创新的视角探究新型石蜡基导热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在本文研究的复合相变材料中,石蜡、碳纤维和膨胀石墨相容性良好,其中石蜡作为相变材料,碳纤维是支撑材料,膨胀石墨是导热填料。
2025年16期 v.53 74-7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 尹静瑶;刘光华;陈永隆;叶路斌;陈建军;
以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含白炭黑的基胶、偶联剂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可室温固化的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为了探究不同偶联剂对样品粘度、固化速度、硬度、力学性能、剪切强度等的影响,本实验使用不同的偶联剂制备了灌封胶样品并对其粘度、室温固化时间、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剪切强度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偶联剂对灌封胶的性能影响不同。相同质量不同偶联剂制备得到的灌封胶在室温下的固化时间、固化后硬度和机械性能受偶联剂影响较大。通过调节使用的偶联剂的种类或者将几种偶联剂复配使用可以获得性能优异的加成型灌封胶。
2025年16期 v.53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 祝智敏;胡亚飞;徐文远;刘金明;
以三甲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自制烷氧基硅树脂为补强填料,加入交联剂和催化剂制得高强度低密度密封胶,探讨了基础聚合物的粘度、烷氧基硅树脂用量、交联剂和催化剂种类对高强度低密度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甲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粘度为40 000 mPa·s,烷氧基硅树脂用量40份,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交联剂,钛酸酯为催化剂制得的密封胶兼具高强度和低密度的特性:表干时间为30 min,邵尔A硬度为40,拉伸强度为2.55 MPa,密度为1.02 g/cm~3,断裂伸长率为210%,满足行业对于密封胶轻量化的需求。
2025年16期 v.53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 陈好娟;张亚玲;铁列克·波拉夏克;李燕华;林君峰;王泽鹏;刘俊;
本研究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棉花纺纱工序副产物中可萃取重金属砷(As)含量检测,结果表明,砷(As)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4.13μg/kg,加标回收率79.3%~100.3%,相对标准偏差1.9%~6.4%。经验证,本方法检出限低、稳定性好。测定发现空调花砷As元素含量为0.430 mg/kg,粗纱地脚花As元素含量为1.400 mg/kg,均超过《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T 18885-2020)中As元素的限量值0.2 mg/kg。本研究为棉花纺纱工序副产物是否属于纺织原料类固体废物的鉴定、分类及综合利用提供可靠的基础和前提。
2025年16期 v.53 83-8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 郭如昊;袁立;徐佳萍;朱舒涵;王玮;
维生素C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由于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维生素C,需通过食用果蔬的主要途径。但维生素C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组合设计选取pH、加热时间、加热温度三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储存条件。结果表明在pH 5~9、加热时间30~90 min、加热温度25~75℃的范围内通过响应面法得到pH 5.81、尽可能短的加热时间、尽可能低的温度有利于维生素C的储存,在加热时间31.83 min、加热温度25.46℃条件下维生素C的剩余率为99.47%。
2025年16期 v.53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黄永昌;黄培健;伍卫红;余锦雅;林文康;
牛大力为岭南地区药食同源的道地药材和常用汤料,具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的功效。新鲜牛大力相对于干品具有更佳的风味、更大的销量、更高的经济价值,但难以贮藏,而关于新鲜牛大力的贮藏方法尚未见报道,根据农户对新鲜牛大力在贮藏过程出现的败坏现象描述及贮藏需求,本研究在充分考虑经济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以水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为关键测定指标,通过烫漂技术对新鲜牛大力进行产地加工,并结合低温贮藏技术,建立牛大力产地初加工和低温储藏方法,为新鲜牛大力的长期保存与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16期 v.53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 金崇崇;蒋辉;金建平;陈晟;郑姝倩;金琦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PVC管道胶水中的有害物质检测也受到了全民的关注。本文采用气相色谱(GC-FID)检测技术对PVC管道胶水中的丁酮、四氢呋喃、1,2-二氯乙烷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实验优化了前处理条件、气相色谱条件,并对检测结果通过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丁酮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6,方法检出限为0.004 g/kg,加标回收率在98.4%~102.1%范围内,RSD为0.1%~0.2%;四氢呋喃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007 g/kg,加标回收率在99.9%~102.3%范围内,RSD为0.1%~0.6%;1,2-二氯乙烷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007 g/kg,加标回收率在96.0%~101.3%范围内,RSD为0.2%~3.7%。
2025年16期 v.53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 刘华明;马名利;林小钰;张辉;谭沛;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蛭和烫水蛭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中铅(Pb)、镉(Cd)、砷(As)、汞(Hg)元素的含量,并对含量转移率进行评价,为水蛭、烫水蛭配方颗粒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CA)确定重金属含量高低与产地的关联性。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确定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相关性,并筛选影响差异的标志性成分。研究发现,饮片制备成标准汤剂或配方颗粒后,砷元素的含量存在富集的可能性。聚类分析(CA)分析结果显示,部分产自浙江湖州、安徽宿州的水蛭饮片安全性较差。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确定了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间较为接近,筛选得到1个VIP值大于1的差异性成分。结果表明,砷元素是影响水蛭、烫水蛭配方颗粒质量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饮片中镉、砷元素含量的高低与产地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铅元素是影响饮片与标准汤剂或配方颗粒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2025年16期 v.53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 刘娱姗;钱浅;廖启元;严益松;刘丽敏;
制备欧前胡素自微乳化药物递送系统(IPM-SMEDDS),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测定溶解度、绘制伪三元相图初步筛选出IPM-SMEDDS处方,以透光率为响应值,采用混料设计-极端顶点法进一步优化处方,根据优化后的处方制备IPMSMEDDS,并通过外观形态观察、载药量的测定、溶出度的测定对IPM-SMEDDS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IPMSMEDDS处方为油相:油酸乙酯(10%),乳化剂:Cremophor EL(80%),助乳化剂:异丙醇(10%),制得的IPM-SMEDDS自乳化后得到澄清透明略泛蓝光的微乳,载药量为63.68 mg/g,与原料药相比,IPM-SMEDDS体外溶出速度显著提高。
2025年16期 v.53 105-10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 袁瑞;李佗;邢银娟;杨娟;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钆含量的方法。以盐酸溶解样品,选择336.223 nm为分析谱线,采用基体匹配法制备工作曲线,钆含量在0~100μg/mL范围内与其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了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4%,0.53%(n=11),加标回收率为98.67%,99.47%。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精密度好,准确度高,为测定铝合金中钆含量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方法。
2025年16期 v.53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 贾自立;王潞娜;宋小飞;王红芳;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酸卡博替尼原料药中N,N-二异丙基乙胺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DB-624,60 m×0.320 mm×1.80μm)毛细管柱,顶空进样,顶空平衡温度为100℃,顶空平衡时间为30 min,以氮气作为载气,流速为2.0 mL·min~(-1),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50℃,FID检测器温度为300℃,分流比为50:1。此方法下,空白溶剂及供试品溶液均不干扰N,N-二异丙基乙胺的测定,定量限为0.120 0μg·mL~(-1),在0.120 0~399.930 3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8 1,平均回收率(n=9)为92.14%。将建立的方法用于苹果酸卡博替尼原料药的检测,3批样品中N,N-二异丙基乙胺含量分别为0.000 16%、0.000 14%、0.000 16%,均符合要求。因此,本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灵敏度高、溶液稳定性高,可用于苹果酸卡博替尼原料药中的N,N-二异丙基乙胺的检测。
2025年16期 v.53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李晓青;靳佩芸;白莹;单红芳;戴兴德;
碘在紫外光区288 nm和354 nm处有最大吸收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20(Tween-20)集脂溶性、水溶性、增敏性于一体,有效改善碘分子的微环境,对碘光吸收有增敏性,苄星青霉素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酸的还原性改变碘合离子(I_3~-)的氧化状态,引起碘吸光度减小,据此建立苄星青霉素紫外检测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波长288 nm处,碘液浓度在1.00×10~(-6)~1.75×10~(-5) mol/L范围内,苄星青霉素浓度与碘的吸光度递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41,检出限为6.41×10~(-7) mol/L。该方法操作简便,可实现苄星青霉素在线、实时、快速微量检测,用于成品药苄星青霉素含量的测定,纯度分析结果在99.91%~101.90%之间。
2025年16期 v.53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 任会旭;姜真真;吕波;杜坤宇;李忠红;何飞;
为了筛选合适的分析方法,实现苯甲醇中苯甲醛的精密测定,本实验室拟采用标准加入结合线性外推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不确定度分析评估方法准确度。为此同时开展中国药典收载方法、美国药典收载方法及拟采用的标准加入结合线性外推的方法进行样品分析,研究发现在95%的置信区间下,国内某公司注射用苯甲醇中苯甲醛含量分别为(0.08996±0.001216)、(0.1072±0.005461)与(0.09120±0.003385) mg·mL~(-1),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1 216、0.005 461与0.003 385 mg·mL~(-1)。结果表明拟采用的标准加入结合线性外推的方法,能够消除基质影响并准确定量线性系列浓度点覆盖的痕量杂质,其不确定度介于两国药典收载的方法之间,为后续相关杂质的定量提供参考。
2025年16期 v.53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王咏心;黄琴;佘书鹏;
采用乙酸正丁酯代替甲苯作溶剂,配制二正丁胺/乙酸正丁酯溶液,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的异氰酸酯基(NCO)与二正丁胺/乙酸正丁酯溶液中的二正丁胺反应,然后用标准HCl溶液滴定样品中过量的二正丁胺。与传统(国家标准GB/T 12009.4-2016和行业标准HG/T 2409-1992)的二正丁胺/甲苯溶液法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方法测试简便,结果准确,但成功替换掉了易制爆易制毒的甲苯,有效地降低了原料采购和管控成本、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对检验人员职业健康的影响。
2025年16期 v.53 123-126+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 杨步云;刘云;熊彦翀;
现阶段超低品位余热浪费严重,其回收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必要途径之一。通过对直接换热、热泵、吸收式制冷和发电四种典型超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帮助用户了解应用的优缺点,结合回收后热冷电供应的节能量和减碳量,计算特定条件下的经济性。对比发现,可用条件下直接换热的经济性最好,余热发电的要求最高,热泵技术对余热的适应性最强。考虑到用户侧以及热源侧的多变特点,超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热泵技术的市场潜力最大。
2025年16期 v.53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 杨丽英;邱鑫;李晓颀;段胜智;吴燕;杨世波;
建立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QuEChERS净化处理,以乙腈+0.1%甲酸5 mmol/L乙酸铵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经C_(18)(50 mm×2.1 mm, 1.7μm)色谱柱,柱温为40℃,进样时间为10 min。研究表明酸化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回收率达到80%~100%。150 mg无水MgSO_4+100 mg PSA和150 mg无水MgSO_4+100 mg C_(18)作为样品净化的吸附剂,回收率在90.1%~99.6%之间。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_1的监测和定量分析。
2025年16期 v.53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 姚福友;张利娜;
建立测定马昔腾坦原料药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正丙氨基磺酸含量的UPLC-Q-TOF-MS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C_(18)(4.6 mm×50 mm,2.7μm)色谱柱,以0.1%氨水(A)和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为0.4 mL·min~(-1),梯度洗脱程序:0~4 min,90%A→20%A;4~5 min,20%A;5.1~9 min,90%A;带有安捷伦喷射流技术的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采集模式,监测模式为选择离子监测(SIM),监测离子(m/z)为138.0,外标法测定。正丙氨基磺酸浓度在1.99~299.1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8),检出限(LOD):0.50 ng·mL~(-1),定量限(LOQ):1.99 ng·mL~(-1)。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快速高效,能准确测定马昔腾坦原料药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正丙氨基磺酸的含量。
2025年16期 v.53 134-13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 张铨;陈秀宽;伍国怡;黄海婷;刘艳云;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口服液体制剂中9种抑菌剂、抗氧剂和矫味剂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取续滤液,色谱柱为CAPCELLPAK C_(18) MG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02 mol/L乙酸铵溶液,柱温35℃;流速1.0 mL/min,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80 nm,DAD检测器测定,定量分析采用外标法。在7.29~892.14μg/mL线性范围内,9种抑菌剂、抗氧剂和矫味剂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 57~0.999 96),回收率为96.52%~104.28%,相对标准偏差为0.37%~1.31%(n=6)。9种抑菌剂、抗氧化剂和矫味剂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7~2.00μg/mL,最低定量浓度为0.22~6.67μg/mL。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重复性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可用于口服液体制剂中9种抑菌剂、抗氧化剂和矫味剂的检测。
2025年16期 v.53 137-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 郑春玲;刘能荣;林炼锋;罗富智;
通过对比不同的前处理和仪器分析方法对喷雾产品中两种十三氟烷基硅烷的提取和分离效果,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分析喷雾产品中两种十三氟烷基硅烷的测试方法。喷雾样品用甲醇超声萃取,萃取液经0.45μm的滤膜过滤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两种十三氟烷基硅烷在0.025~1 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能达到0.999 5,方法检出限为0.002 mg/kg,定量限为0.007~0.008 mg/k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3.3%~100.7%。本方法简便快捷、萃取效率高、重现性好,能够快速、准确的测定喷雾产品中两种十三氟烷基硅烷,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快速、准确检测喷雾产品中两种十三氟烷基硅烷的问题。
2025年16期 v.53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 程文健;蒋科伟;许友静;夏伟林;余创;
利用宜兴市2025年春节期间(1月28日-2月4日)环境监测数据及PM_(2.5)组分监测数据,通过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及比值法来探究宜兴市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PM_(2.5)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段PM_(2.5)、PM_(10)、NO_2、SO_2浓度迅速上升,均值浓度比非集中燃放时段分别上升92.95%、82.47%、16.76%、127.15%;硫酸根离子■、钾离子(K~+)、氯离子(Cl~-)、镁离子(Mg~(2+))、有机碳(OC)、元素碳(EC)质量浓度显著增加,比非集中燃放时段分别升高1.7、5.3、5.4、4.6、1.7、2.0倍。PM_(2.5)源解析结果显示春节期间二次源(占比41.3%)依然是宜兴市PM_(2.5)主要污染来源,其次为烟花燃放源(占比21.0%)。烟花爆竹燃放对徐舍镇的贡献量和贡献率最大,分别为141.91μg/m~3、74.55%,而对城区的贡献率和贡献量均低于周边乡镇,城区管控效果明显,乡镇仍需进一步加强。
2025年16期 v.53 146-14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戴晓莹;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国家和地方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水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国家和地方也相继发布、修订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技术规范和验收管理规定等。本文探讨了水质自动采样器,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和pH水质自动分析仪等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的验收比对监测技术,以期为在线监测设备的验收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在线监测设备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025年16期 v.53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 方红新;葛德强;吴超;王伟士;张正涛;
介绍了一种前端以化学药剂杀菌除臭,后处理为水解、电化学、干化技术对污泥进行处理工艺的研究,从而对污泥达到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系统的考察了污泥除臭添加剂种类、除臭剂添加量、电化学电解质种类、电化学电流密度等影响因素对比,筛选出合适的污泥处理工艺。经过筛选,经最合适的污泥处理工艺技术处理下来,污泥能够得到高效快速处理,干化后的污泥臭味去除率达到99%、污泥含水量达到20%以下、污泥处理时间缩短50%,整套污泥处理工艺简单快捷,节能环保。
2025年16期 v.53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 刘慧妮;
针对磷酸铁废水零排放处理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废水,采用了高效节能的MVR耦合组合工艺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对MVR耦合组合蒸发结晶工艺过程进行了阐述,并提供了相关的能耗分析。结果表明MVR耦合组合工艺能够良好的处理磷酸铁生产废水零排放处理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废水,系统设备运行,而且能耗成本较常规单体MVR或传统多效蒸发器显著降低。
2025年16期 v.53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 吴巧丽;杨斌;汪佳琳;高元元;
建立测定地下水耗氧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法。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混合水样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30 min,取出,趁热滴定,记录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标准样品和高中低三种不同浓度实际样品,验证方法的精密度和正确度。对空白加标样进行重复7次测定,验证的方法检出限为0.09 mg/L,定量限为0.36 mg/L。三种不同浓度实际水样重复分析相对偏差为2.9%~6.7%,重复分析相对偏差允许限为15.4%~24.3%。两种高锰酸盐指数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标准偏差为0.05~0.08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2%~3.8%。两人标定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各做四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0.009 51 mol/L;二人四平行标定结果的极差相对值为0.11%,小于重复性临界极差[C_rR_(95)(4)]相对值0.15%;两人共八平行标定结果的极差相对值为0.11%,小于重复性临界极差[C_rR_(95)(8)]相对值0.18%。本研究建立的酸性高锰酸钾法可用于地下水耗氧量的测定。
2025年16期 v.53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叶铃;肖开煌;赵芯;
地下水作为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地下水是人类生产生活重要的淡水来源,主要用于饮用、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用水等。同时地下水也在地球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维持地表水径流稳定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工业生产、农业污染以及生产污水排放等原因,我国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污染具有一定程度的隐蔽性,不能及时被发现。其次,地下水的污染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再次,地下水污染具有持久性,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存在的时间较长,很难被自然降解。最后,由于地下水具有流动性,容易对周边地下水产生影响。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很难像地表水一样采取应急措施阻止污染物的快速扩散。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对地下水的污染成因、现状调查及监测方法进行论述。
2025年16期 v.53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 赵中华;汲玉玺;胡炜;陈骏先;章佳文;
生化需氧量(BOD_5)与各指标浓度的比值涉及到污泥可生化性、碳源是否充足等因素而直接影响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了解宁波市宁波福明净化水厂、宁波长丰净化水厂、宁波岚山净化水厂、宁波栎社净化水厂服务片区居民小区生活污水出水水质现状,分别于2023年6月、9月对该片区内40座典型居民小区进行采样检测分析,系统剖析小区出水BOD_5、TN、TP、COD等指标排污现状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次BOD_5检测均值均在100 mg/L左右,但满足浓度条件小区占比较低,且不到50%;BOD_5与指标浓度间比值总体较为理想,满足污水处理厂对碳源的基本要求;BOD_5受人为因素较为复杂,但受小区化粪池的不定期清理影响显著;自然因素对出水浓度影响最大的应为降水外水汇入原因,在降雨量高于一倍的条件下,出水浓度下降明显,后续应继续加强对其他潜在因素的深入的调查及监测,同时建议加强小区基础建设,后期采用相关工程措施而有效减少小区低浓度的外水汇入的可能。
2025年16期 v.53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 郑炳杰;
土壤作为自然体和环境介质,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污染物一旦超过土壤的最大容量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进而影响土壤中生存的动植物,最后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作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应履行其相关义务,定期开展土壤隐患排查,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本文通过对某涂料企业,分析其生产所需原辅材料、产排污环节,现场排查重点场所和重点设施设备,识别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是否受到疑似污染。根据排查结果,提出整改方案和建议,助力打好净土保卫战,为国内同类型企业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提供参考。
2025年16期 v.53 173-17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朱园园;郭悦;
在当前环保法规加强和技术进步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催化剂、工艺参数和能源融合实现污染物减排和能效提升。文章分析了新型工艺流程的构建及其在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强环境友好性方面的潜力。绿色化学,也被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化学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从而使所研究开发的化学产品和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绿色化学的目的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的产生,而不是在污染产生后再去治理。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学科,内容广泛。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长,绿色化学在煤焦油加氢领域的应用显示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025年16期 v.53 176-17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